第一季帶來《現代戰域2.0》及其最新DMZ模式、兩大改版多人遊戲地圖、追加特種行動內容、全新戰爭通行證系統等等
隨著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爭II》第一季與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同步於11月16日推出,準備進入新時代軍備競賽。在下一版本的基本遊玩免費「大逃殺」模式裡對阿瑪茲拉進行部署;前往改版的「攻堅練習場」和「裝卸貨場」多人遊戲地圖;在第一場「突襲」發生前組隊執行追加特種行動任務等等。
第一季將於11月16日在PlayStation登場。請繼續閱讀以下對《現代戰爭II》和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即將推出的精彩內容盤點。
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——新地圖和創新設計
阿達爾聯合共和國內的阿瑪茲拉市是玩家在《現代戰域2.0》的第一張地圖。你可能已經在諸如巴格拉堡壘、大使館、扎垮水力發電廠、塔拉克、薩里夫海灣和Sa’id等多人遊戲地圖中,探索過它的某些地區。
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納入各種新功能和機制,包括以下亮點:
保留對戰配置:透過對戰中部署的對戰配置空投、清除要塞或黑區,獲得自訂的對戰配置。你也可以在對戰中購買站用現金採購對戰配置所打造的主要武器。
戰利品機制:在新的非軍事區 (DMZ) 模式下,特戰兵將利用一套背包系統,更有井然有序地收納物品和裝備。「大逃殺」將採用這套新系統的精簡版本。
進入新古拉格
新古拉格是一個2v2的環境,隨機配對的兩人必須同心協力才能擊敗對手。所有玩家都將獲得預設的對戰配置,有高效武器和裝備放置於地圖中心。
對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,古拉格的獄卒會突然出現干預。擊敗獄卒,會讓四名古拉格囚犯都重返戰場。你們會合作共進退、或是選擇淘汱取勝?
AI戰鬥人員
除了古拉格的獄卒,玩家還會在另外兩個地方遇到AI戰鬥人員——要塞和黑區。兩處都會在遊戲內的戰略地圖上清楚地標示出來。
在要塞這裡,要設法擊退AI對手,同時在限定時間內找到並拆除炸彈。黑區比要塞更加危險,但如果能成功完成任務,就可以獲得永久性武器藍圖和珍貴的對戰道具作為獎勵。要進入黑區,就必須成為第一個清除活動中要塞的小隊,以取得黑區鑰匙。
創新內容:水棲戰鬥、新載具和燃料系統等等
生存圈縮小:在「大逃殺」模式下,一個生存圈最多可能分裂出三個圓圈,最終會再重新交會,成為最後的決鬥戰場。準備視情況調整策略,因為這個功能在每場對戰中會隨機性地改變。
近距離通話:有話要說嗎?現在通訊公開,所以任何遊戲內談話都可能被其他小隊聽到。
審訊:在小隊制模式中,情報就是一切。趁玩家操作的敵人落敗時逼供,來揭露其餘敵人的位置。
新載具:呼叫空中霸主「重型直升機」,可在空中盤旋,無需飛行員駕駛。或使用全電動超級卡車GMC Hummer EV,這是一款能讓小隊快速巡邏危急地面的高機動性多功能車輛。
新燃料系統:燃料不再源源不絕——所有車輛都會邊使用邊消耗燃料。當燃料耗盡,車子就無法再使用。補充燃料的方式,可以透過在附近地圖上找到的汽油罐或到加油站加油。
加油站還可以修復車身損傷和輪胎,恢復車子良好狀態。不過,特戰兵其實也可以在任何地方,自己維修爆胎。
水棲戰鬥:乘船也好,蛙泳也好,特戰兵可以將水路、河流和公海中的航行納入整體戰略的一部份。記得:潛水時,只能使用隨身武器、近戰武器和飛刀。
商店:這新版本的購買站提供限量獨特採購品項,包括連殺獎勵、裝甲板等等。玩家可以在新的介面內看到這些供應,也可以贖回倒下的隊友。
DMZ — 全新大逃殺體驗
除了傳統《現代戰域》模式——大逃殺單人、雙人、三人和四人——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還將推出名為「非軍事區」(DMZ) 的全新體驗。
DMZ是採用開放世界、著重敘事的撤離模式,特戰兵可在此自由完成陣營任務、挑戰額外的支線目標、跟敵方特戰兵或AI戰鬥人員交手、尋找有價值的物品,同時邊戰邊撤,設法死裡逃生。
第三人稱遊玩清單:透過「第三人稱遊玩清單」取得新視角,預計在第一季加入「大逃殺」每週輪替。《現代戰爭II》的玩家現在可以透過遊戲的多人模式體驗第三人稱視角。
PlayStation專屬——第一季戰鬥包
第一季戰鬥包將免費專門提供給PlayStation Plus會員,在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和《現代戰爭II》裡用來進行裝備。戰鬥包收有戰鬼的「戰鬼戰術」特戰兵造型、「戰鬼復仇者」衝鋒槍和「戰鬼神諭」手槍武器藍圖、以及「索尼戰鬼」名片背景、「歡迎死亡」貼圖、「Fractal Demon」紋章和「鬼面獠牙」飾物。
重新發行——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古拉格》
緊接在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於11月16日發行之後,原版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》將會以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古拉格》重新發行。這會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獨立體驗,將保留所有玩家進度、戰爭通行證內容、商店組合包以及其他遊戲內購買。
《現代戰爭II》概觀
第一季將帶來兩張改版多人遊戲地圖、競爭激烈的CDL Moshpit等更多以合作為重點的特種行動內容。
攻堅練習場(推出當週):位於拉斯·阿爾馬斯南方的叢林內,攻堅練習場的新據點是用來訓練販毒集團僱用的槍手,訓練強度跟墨西哥特種部隊特戰兵相同。
裝卸貨場(季中):目標是一艘在大西洋風暴海域上的貨船,新的裝卸貨場已經準備好在這特別密集的地圖上再掀混戰。
爭奪CDL Moshpit排名:早在《現代戰爭II》正式推出「排名對戰」之前,CDL Moshpit就先提供了完美的測試場地讓玩家先小試身手。賽事將採用《決勝時刻》聯盟的標準規則、限制,並在三個不同的官方遊戲模式之間輪流變換:硬點、搜尋與摧毀、控制。
特種行動——推出當週的新任務,以及季中推出的首場突襲
特種行動將在第一季期間迎來新任務和首場突襲。
高地:成功找出並摧毀敵方通訊伺服器,以定位取得存有重要敵方情報的三個硬碟。其中一名特戰兵負責駕駛攻擊直升機來清除危險地雷,另一名則要跟AI盟友合作組成地面突擊隊,潛入敵方設備所在建築物。
首場突襲:《現代戰爭II》劇情戰役的故事延伸,「突襲」是三人的終極挑戰模式,混合潛行、資源管理、全面行動和解謎等目標,會在季中到位。
第一賽季概觀
新戰爭通行證:全新的戰爭通行證系統賦予玩家比以往更大的自主性,以多分區地圖取代前作的線性發展階級。用你贏得的戰爭通行證階級代幣來解鎖地圖上的物品。每張地圖由至少20個分區組成,每個分區各有5種物品。代幣可用來解鎖相鄰分區,或是在解鎖的分區內獲取更多物品。
新武器
第一季讓玩家有機會贏取四款新武器,隨後可在多人遊戲、特種行動、以及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2.0》內使用。其中兩款可在戰爭通行證內免費取得:
Victus XMR狙擊步槍:重擊型單發式狙擊步槍,採用 .50口徑BMG彈藥。它的鎢製彈殼子彈快速而威力強大,但需要遠程精準射擊技術配合。
BAS-P衝鋒槍:驚人的射速與模組化架構,讓這款BAS-P最適合眼光獨到、想自訂武器的特戰兵。低音頻彈藥能夠靜悄悄地殺人,不被敵隊察覺。
另外兩款武器可以稍後在季中,透過購買商店組合包或是完成武器解鎖挑戰來取得:
Chimera突擊步槍:整合消音器和低速高能 .300 BLK子彈,Chimera最適合用於近距離戰鬥。低音頻彈藥能夠靜悄悄地殺人,不被敵隊察覺。
M13B突擊步槍:M13B採用短行程手槍系統,能發揮高射速和低後座力優勢。
新特戰兵
宙斯(推出當週):出生於尼日河三角洲南部,Zosar Kalu是家中三個孩子的老大,父母忙於追求政治發展,他則幫忙照顧弟弟妹妹。跟隨奈及利亞陸軍特種部隊服完兵役一年後,決定從軍入伍,並一路晉升。
在家人慘遭當地阿蓋塔拉士兵殺害後,宙斯建立了一支雷霆部隊,這是一個反恐團體,專門搜索阿蓋塔拉的藏身處,將他們逮捕後繩之以法。購買第一季戰爭通行證會自動解鎖宙斯。
克勞斯(季中): 丹麥精銳特種部隊的一員,克勞斯‧菲斯克真的算得上是特戰兵中的傳奇人物。他的傳奇始於某個夜晚在烏茲克斯坦邊境,秉持父親的教導,帶著一名受傷戰友往18英哩外最近的一處基地求救。
加斯(季中): 普萊斯的得力助手加斯在2019年加入傳奇行列,他在皮卡迪利圓環攻擊事件中的英勇表現,吸引了硬派SAS Bravo Team上尉的注意。最終他加入普萊斯的精銳部隊,也就是141特遣隊。
季中更新將推出克勞斯和加斯的組合包可供購買。
小隊目標:《現代戰爭》季中FC開賽
在「現代戰爭FC」賽事期間,透過選購特別限時組合包,將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三名運動員簽入你的特戰兵隊伍名單:有11月21日登場的小內馬爾,11月25日登場的保羅·博格巴,以及在11月29日登場的里昂·梅西為特戰兵三冠王劃下完美句點。
更多細節將在季中釋出。
持久巔峰:今年,升級到55階以上,就可以在所有賽季中保持「巔峰階級」,而不會在每季結束時重設。從第一季開始,達到56階即可解鎖「巔峰1」,獲得一枚紋章和其他諸如戰爭通行證代幣等獎勵,以及一整套挑戰——完成這些挑戰可再解鎖專屬名片背景。達到「巔峰5」還會獲得更豐厚的獎勵。
《決勝時刻》聯賽「C.O.D.E. Bowl」將於季中開賽
今年的「C.O.D.E. Bowl」 將在第一季季中更新推出後,於首場《決勝時刻》聯賽期間,自12月15日至18日在北卡羅來納羅利展開。這場賽事也將舉辦第一屆《決勝時刻》挑戰者公開賽。
新《決勝時刻》聯盟開賽包、戰隊包
我們將在第一季推出2023年賽季的特別開賽包,慶祝《決勝時刻》聯盟提前回歸,還會為全部12支聯盟隊伍推出戰隊包。
《現代戰爭II》第一季即將在11月16日登場
購買《現代戰爭II》即可免費體驗《現代戰域2.0》——額外獲得可在兩款遊戲內使用的14名特戰兵,以及加快的武器和等級進度。《現代戰爭II》持有玩家在遊玩《現代戰域2.0》時,每場對戰結束後還可獲得額外的經驗值,讓你在兩部作品中同樣快速升級!
保持警戒。
※遊戲內容推出日期可能根據不同地區/國家而有所調整。
※以上內容如有任何修改,恕不另行通知。
留言功能已關閉
1 留言
Loading More Comments